涂装工艺
美式家具涂装技术要点
美式涂装以其贴近自然的复古风格,深受消费者青睐,随着人们对时尚生活的追求,美式涂装也经历了由古典美式涂装向新古典美式涂装的转变,兼顾复古与时尚,成为家具的主流涂装风格。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美式涂装主要包括:自然美式涂装、仿古白白涂装、古典美式涂装、双层式涂装、乡村美式涂装等。
美式涂装追求贴近自然,彰显木纹是其涂装风格的重要特点,要求漆膜有极高的透明度和强烈的层次感,给人一种自然美的享受。美式涂装工艺比较复杂,下面就着重介绍美式涂装工艺的技术要点:
美式涂装工艺主要包括底材破坏处理、底材处理、整体着色、填充剂、底漆、着色、修色、二度底漆、罩光面漆等工艺。
一、底材处理
1 漂白 (视底材情况选用)
木材的心材和边材会有颜色差异,为使不均匀材色由深变浅,色差变小。目前最有效的木材漂白法以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为主,使用时加入催化剂氨水方能产生漂白效果,使用方法如下:
1.1 用10-20份双氧水(浓度30-35%),混合一份氨水(浓度约20%),刷涂木材表面。若需降低漂白力可用水稀释。
1.2 漂白后室温放置2-3分钟,然后45-55℃热烘10分钟或室温晾干30分钟;可重复漂白一次。
1.3 干后用水清洗材面,室温下完全干燥或50℃烘干90分钟。
2 填充
采用配置好成品填充剂(俗称腻子、补土),填补素材上较大天然缺陷,如虫眼、裂缝等,补土完全干燥后打磨。
3 打磨
通常先采用粗砂纸(180#)打磨,再用细砂纸(240#)打磨。最常用打磨机械有自动打磨机或带状打磨机,平面部件直接采用气压调节宽带砂光机,可精砂5~10丝。注意打磨至木材平滑干净即可,最后一道机器打磨宜采用240#砂纸,最好涂装上线前进行。
4 底材破坏处理
破坏是美式涂装中仿古效果重要的一道加工工序,它主要仿造风蚀、虫蛀、碰损以及人为破坏等留下的痕迹。其作用是增强家具的仿古效果,掩饰缺陷,提高家具的价值。基材破坏主要有如下几种:
2.1 虫孔——虫孔是仿产品长时间存放后木材被虫蚀、虫蛀后留下的痕迹。一般来说虫蛀现象多见于产品的破坏朽烂处以及边缘部位,有疤节的地方以及木材的中心处相对来说比较坚硬,虫一般不会蛀到这些地方,虫蛙既有散落的个别地方也有密集的成团现象。
2.2 锉刀痕——锉刀痕是仿产品在长期使用或存放过程中被带锯齿形的物体拉划出的痕迹。
2.3 马尾、蚯蚓痕——马尾痕也称划痕,它是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被划伤、刮划的痕迹;蚯蚓痕是仿产品长期使用或存放过程中被虫蚀、虫爬过后留下的痕迹。
2.4铁锤痕——铁锤痕是用铁锤倾斜一定角度敲打后留下的痕迹,它主要是仿产品长期使用过程中被压伤或被其它器物掉落下来砸伤的痕迹。
5 实木修色(目的:统一木材颜色)
5.1由于木材价格和其它因素(如季节和干燥程度),木材质量有所下降。例如,现在所有进入涂饰车间的木材颜色都不统一。将任何不正常的木材颜色中性化。例如:呈红色的木头、呈兰色的木头、呈灰色的木头和深颜色的木头。
5.2一般来讲员工50%的时间将用在观察上, 然后用另一半时间喷涂。
5.3此操作并无固定模式,一般来讲竖纹涂装要比横纹涂装颜色要深一些红一些。因此要特别注意前框两侧的竖档、贴条、侧板竖直的门和抽屉贴条。
5.4实木修色基本上是一个判断过程,因此在培训此员工过程中要特别留意,并且要努力将此员工保留在此位置上。
5.5不正确的喷涂会导致某件产品更大的色差,还导致外观有涂抹的感觉。
6整体底着色(目的:整体喷涂底色)
6.1注意喷涂过程中着色一致最为重要。
6.2在跑的快的生产线上,为了保证涂装的一致性, 大多时候都使用两个喷涂操作员工进行操作,因此采取措施保证他们尽量喷的一致。
6.3当一种底色和正常的底色不同时, 务必在油漆供应商技术员指导下工作. 因为操作员工通常趋向于按自己的想法来做, 他们经常会避难就易。
建议:大多数颜色不对的家具都是以上提到的操作过程中不正确操作造成的. 因此在以上各步骤中准备分层色板非常有必要。
7清底漆胶固(目的:封固底色并为下一环节做准备。)
7.1此环节依然需要连续喷涂并且要均匀喷涂,不要忽视发黑的木纹(特别是软木)。
7.2为了使胶固后的产品能充分吸收擦拭剂,要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调节胶固的浓度。
7.3仔细检查胶固的喷涂程度使之符合研磨后的产品能充分吸收擦拭剂的要求。
8格丽斯(GLAZE)着色
目的:依据色板定色并填充木材管孔。
8.1擦拭要达到一定程度以防白。
8.2仔细擦拭产品的所有外露部位:a.工艺沟 b.书架工艺沟 c.底板。
8.3产品经过胶固与正确研磨后做擦拭一般可使木材纹路清晰、色彩均匀。
8.4第一遍填充可使填充剂渗入木材管孔中。
8.5擦拭工要对木材纹理、材质多加留意防止木材变黑。通常木材表面应最后擦拭。
8.6第二遍的擦拭也是产品的最后一步擦拭。
8.7此时品检员可检查所有的底色是否擦拭均匀。
9 明暗线
目的:增加木材纹路与图案的层次感。
9.1用砂纸研磨会增加产品亮度,钢丝绒能造成柔和效果。注意不要用力太重划出毛刺。
9.2明暗对比技巧非常重要,操作者应在产品上寻找并圈出“可发挥想象的部位”。即,节疤、卷曲纹、珠状饰条等。明暗线增加了产品的层次感,做手指状的明暗线最容易,因此一定要做出最好的明暗效果。再次强调一定要对比样品的明暗技巧进行生产。
10 底漆
目的:为面漆的喷涂做准备。底漆比面漆要稠,良好的底漆涂装是为面漆的成功涂装打基础,良好的喷涂技巧和底漆匀速流动尤为重要。
11仿古效果
11.1 喷点(也称“苍蝇黑点”)
目的:做出古朴的涂装效果,喷点要均匀分散,效果要与样品吻合。
点多为黑色、深咖啡色,是一种透明或不透明的着色漆,国外俗称“苍蝇黑点”。它主要仿产品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苍蝇遗留在产品上的排泄物或一些有色物溅落在产品上留下的痕迹,是仿古效果较强的一道工序。
11.2 布印
目的:进一步将产品做仿古处理。
布印也称造影,是美式涂装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项工艺,其主要作用是增强产品的层次感,加深产品的颜色,它与下面将介绍的减少产品颜色的层次处理相结合,使产品呈现出浅、中、深的颜色层次。
11.3牛尾
目的:营造风格独特的涂装效果。
注意划痕稍重些(不要过淡),用适当工具完成工作。(有的产品全身都需做牛尾)。牛尾要尽量做自然些。
11.4干刷
目的:进一步在颜色上增加产品的古旧与沧桑感。
1. 干刷通常采用油性物质(如Glaze)
2. 干刷工具最好采用质量上乘的中国产猪鬃刷,它可在产品边缘营造出柔和的效果。
3. 干刷要显出产品的破坏处理并要在整体涂装中到达自然过度的效果。
12 面漆
目的:为产品做最后一道保护层,显出木材的质感完成产品涂装。
12.1第一道面漆及最后一道面漆后的干燥时间对加强漆膜的稳定性最为关键。如果漆膜不完全干透则会在随后的研磨过程中使漆膜遭到破坏。同样没完全干透的漆膜也会在包装后亮度降低,也许这样的产品在装箱前看起来效果不错,但在一段时间后再开箱就会发现产品的亮度下降。
12.2所使用的面漆应标明最大限度的涂装厚度和透明度,面漆的硬度也决定研磨后产品表面的透明度。一般说来,面漆硬度越高,产品经适当研磨后就越清晰。然而,面漆硬度越高研磨工作也就越困难,许多生产商因此也不愿使用这样的面漆。
13 擦蜡
目的:营造出产品平滑感与古旧感。
13.1根据产品要求可选择多种擦蜡方式。以下是一些选择擦蜡方式的基本原则。
13.1.1漆膜越干,最后的擦蜡就要越均匀和稳固。
13.1.2蜡应以植物油制成,不得使用石油。
13.2根据亮度与透明度的不同要求,应使用不同型号的砂纸研磨掉滑痕,例如:使用360号砂纸后应采用400号砂纸而不是用500号砂纸。如果使用了精砂则随后的擦蜡就会更明显,但若一开始就使用500号砂纸将不会完全达到研磨效果。因此应从粗纱到细纱逐步过度。
d.蜡(含植物油),应尽量避免在漆膜上停留过久,要防止蜡液渗入漆膜造成混色。